[其他] 墓地也藝術玩轉如同藝術博物館般的公墓

寰宇。風情 於 27/11/2013 發表 收藏文章
提起墓園,可能馬上就會聯想到陰森森、罪犯、陰暗、鬼魂等詞語,但世界上有些墓園,它們美麗、安靜、獨特,宛若藝術博物館,呈藏著歷史的永恆,凝聚著自然的魅力,是每個行者心中的聖地。一起來看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CNN)所列的十座最美墓園吧。

紐約綠蔭公墓


2006年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至2013年公墓已有175年的歷史了,圖為2013年春天拍攝的教堂公墓

閉上眼睛,想像一下478英畝(約193公頃)連綿起伏的山,幾方池塘,一潭湖水,千萬座歷史豐碑,外加一個小教堂,而此教堂又非同尋常,它模仿了著名建築師克里斯多佛·雷恩在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建立的托馬斯之塔。這樣的景觀是綠蔭公墓所特有的,雖然公墓受颶風桑迪襲擊,失去了300棵大樹,但宏偉的陵墓和紀念碑依然紋絲不動地呆在原地。

這個1838年的公墓於2006被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部分原因是它是1776年長島戰役的發生地。但它對野鳥生態研究者也同樣意義重大,是奧杜邦合作保護區系統的成員之一。

可以乘電車看這片廣闊的墓園,也可以打著手電進入陵寢觀看,遊客每日都可以來此散步。

波士頓穀倉墓地


時間要回溯到1660年,這個小小的公墓埋葬著許多獨立戰爭時的英雄,保羅·里維爾,約翰·漢考克和塞繆爾·亞當斯都睡在這裡。儘管這塊墓地屬於本傑明富蘭克林家族,但本傑明最後的棲息地卻在費城。

在穀倉墓地的入口,有一個標示:入流的、不入流的、未名的波士頓人都在此地長眠。這個1660年建於特萊蒙街的小小墓園內安眠著許多獨立革命時的英雄,包括保羅·里維爾,約翰·漢考克和塞繆爾·亞當斯等。

其中一座最宏偉的紀念碑是本傑明富蘭克林家族的,儘管本傑明自己葬在了費城。而最不入流的是塞繆爾·席沃,一個負責女巫審判案的法官。幾乎每座墓碑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精心雕刻的骨質運動之鐮、有翅膀的頭骨、狡黠的小人,以及其他一些哀悼的方式,諸如詩歌般的墓誌銘。入口處巍峨的埃及復興門自身就是一件藝術。公墓是美國9大鬼聲鬼泣之地的一員,每天都對外開放。

多倫多歡喜山


飽覽了歡喜山的美景後,就明白為什麼這塊公墓成了活人心中的漂亮公園了

如若不喜歡到處都是嬰兒推車和慢跑者的墓園,就去多倫多歡喜山吧。這是一個長眠著許多英靈的公立園。當地人對墓園的喜愛從1876年墓園啟用就開始了,當時,人們在墓地邊野餐就已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可轉眼再看看歡喜山綿延的綠山、植物園、枝繁葉茂的樹木和那些美麗的噴泉,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人們如此喜愛這個地方了。它的美是是實實在在的不打折扣。這裡有屬於像伊頓那樣的大家族的宏偉陵墓,也有像鋼琴師格連·古爾德那樣著名的藝術家墳墓,但真正吸引遊客的是喧囂城市裡的那片綠地。墓園的開放時間是從黎明到黃昏。

新奧爾良聖路易斯1號公墓


由於新奧爾良的地下水位較高,一下雨,水就可能將安息地下的長眠者移出他們認為的最後棲息地,所以我們能看到許多地上的公墓,聖路易斯1號公墓就是其中一例。

在新奧爾良埋葬一個人可真不容易,水位太高,一下雨埋好的墓地就露出來了,所以他們只能將計就計,讓死者的墳墓位於地上,並於1789年開放了聖路易斯1號公墓。

白色塗過的墓室裡,有些覆蓋著悲傷的雕像,周邊則是熟鐵製作的大門,幽靈般的美麗經常在電影中出現,最出名的是《逍遙騎士》。公墓跟種族多樣化的新奧爾良一樣變化多端,如今是路易斯安那非裔美國人遺產線上的一個站點,而先前則是天主教墓地,當然它的變遷可並不止這些。

之中最有名氣的長眠者可能是19世紀的巫毒祭師瑪麗·利維,據說她的遺物都還在格萊比韻墳地中,為她舉辦的神秘祭也留在了那裡。除了封齋前的星期二遊客不能參觀外,隨時都可以來此徘徊。

倫敦海格特公墓


馬克思或許是海格特公墓中名氣最大的長眠者,但公墓中還埋葬著其他一些著名人物

位於倫敦北部,佔地37英畝(約15公頃)的海格特公墓即是自然保護區,又是具有歷史特色的長眠地。經典的英式花園,沒有人類的介入,任憑樹木、花草、灌木,肆意地生長,野性的特色了然於心,成片的陰涼庇護著海格特許多入住者,包括狐狸們。

蔥綠之間是重要的石碑,有些可追溯至1839年,常春藤蔓延的地面就像早已被遺忘的一塊陸地。但因為有很多名人都長眠於此,人們又絕不可能對它視而不見。海格特分為東西兩大公墓,西邊公墓只能通過提前在網上購票參觀,而東邊公墓需要一張門票,可以自己探索。

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


拿破崙1804年建了這所墓園,墓園中棲息著許多名人,包括馬塞爾•普魯斯特,奧斯卡·王爾德和吉姆·莫里森等

這裡是終極名人的墓園,由拿破崙親自於1804年所建,他宣稱:“每個市民,不分種族和宗教,都可以被埋葬於此。”從那時起, 拉雪茲神父公墓就有了這麼一些永久居民,諸如巴爾扎克、普魯斯特、王爾德等作家,瑪麗亞·卡拉斯和伊迪絲·琵雅芙等歌唱家,德拉克洛瓦、安格爾、修拉等藝術家,肖邦、比才等作曲家,當然這只是一部分。

但最受歡迎的墓地是搖滾歌歌星吉姆·莫里森,他小小的墳墓經常遭到破壞,只得派了人守護。墓園每天都對外開放,歡迎遊客入園探索,不收門票。

布拉格猶太人墓園


曾經,猶太人死後只能被埋葬於一個城市街區,這便是布拉格猶太人墓園的前身,此墓園自15世紀初期就開始使用了,一直到1787年才壽終正寢。

布拉格曾是歐洲最富裕猶太社區的家鄉,但是它的居民卻要受到相當嚴厲的管束,猶太人只能在一個城市街區修建墓地,如今的猶太人墓園便是那塊土地。墓地於15世紀初期就開始使用了,一直到1787年才壽終正寢。

因為無處可用了,只得向上發展,這意味著當墓地用盡空間時,就只能在已有的墓穴里分多層安葬。目前發現大約有12000個墓碑,但可能有多達10萬人的墓葬,看到分層重疊的墓碑,忍不住會有一種心酸的感覺,好在每一塊墓碑都被精心地雕飾過,鑲嵌著生物群,還有貿易發達或伸手觸摸天堂的象徵。墓園每天對外開放,進去需要門票。

布宜諾斯艾利斯貝隆夫人墓


1822年此墓建成,貝隆夫人和她父親的家族都葬於此地

在阿根廷的首都,貝隆墓算是一大吸引地。一面長牆將它與外界隔離,簡直就是城中城。建於1822年,內部充滿了精心雕琢過的墳墓和意大利雕像。最受青睞的是杜瓦提家族的墓地,畢竟阿根廷最著名的第一夫人就葬在那裡。即使外國遊客不熟悉貝隆夫人,但誇張的石碑也絕對讓你肅然起敬。遊客可以自己探索墓園,這裡提供不同語言的免費服務。

聖地亞哥公墓


這個智利陵園中為在對抗皮諾切特暴力統治中失踪的人們建立了很多紀念碑

聖地亞哥公墓面積達210英畝(約85公頃),優雅地散在幾條大道上,都能與瑪雅神廟、威尼斯宮殿等宏偉建築相媲美了。這麼宏大的地方不禁讓人念叨,到底是哪些家族成員能在此安息呢,但這可不是公墓中最引人的地方。那些為在對抗皮諾切特暴力統治中失踪者而建的紀念碑才是最讓人驚訝的,而皮諾切特家族的墓地距此只有一箭之遙。墓園每天都對外開放。

耶路撒冷橄欖山


這是一片聖經時代的巨大墓園,而且目前仍在使用中。大衛王之子押沙龍的紀念碑,位於山腳下的汲淪谷裡,是最古老紀念碑之一。猶太墓園中埋葬著聖經時代的國王和諸如梅納赫姆·貝京等現代以​​色列的領導人,還有一些基督徒和穆斯林。無論何時,站在橄欖山上,都會看到古老耶路撒冷城牆的獨特之美!


資料來源:旅遊休閒網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