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全世界最極限的漁夫:激流中的湄公河捕魚者

寰宇。風情 於 11/12/2013 發表 收藏文章
泰國蒙河上的“PakMun”水壩阻斷了湄公河巨鯰的遷徙路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蒙河是湄公河上最大的一條支流,湄公河其他流域的魚類種群被大壩隔斷。 大壩可以分幾個階段破壞這些遷徙物種的生命週期,“PakMun”大壩建成幾年後第一次打開水閘,當地漁民首次發現了湄公河巨鯰,隨後的日子湄公河巨鯰消 失掉了,由此推斷當“sahong”大壩建成後就會切斷湄公河中下游的遷徙魚類物種的生命週期。

這種破壞直接影響到那些捕魚為生的老撾漁民。過去,村民想吃魚,只要去河邊撒下漁網,今天卻完全不同。魚群減少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是築水壩、過度 捕撈和非法捕魚,一個老撾漁民說道:“赤棉統治柬埔寨時,那裡一直都有魚,我們每天都抓得心滿意足,戰爭結束後,各種非法捕魚肆虐,毒藥、炸彈?”

今天一些重要的經濟型魚類如天竺細絲鯰、科鯰魚出口到泰國,魚類數量的銳減已經影響到當地百姓的飲食和出口貿易,老撾人80%的蛋白質攝入依靠魚肉。如 今,“四千美島”居民想有更多的錢來滿足生活所需,摩托車和手機是老撾青年中最風靡的東西。青年男女都前往泰國謀生,追求更好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做漁夫 收入太微薄,而捕魚太艱難。

來自東孔島的24歲漁民SinualKhotburi說:“我去泰國工作過3個月,因為沒有工作許可證,我和妻子被關進監獄兩周。在監獄裡,我們每餐都有 足夠的食物,熱的時候還有電扇。我唯一恨的就是老闆騙了我們。”如果還有機會,SinualKhotburi仍然願意留在泰國工作。現在,你去“四千美 島”上任何一個村子,都會發現村子裡只剩下照顧小孩的老人。當然有些人例外,因為東孔島和東德島已經開始發展旅遊業。

薄霧籠罩著瀑布,急流的巨大轟響幾乎讓置身於瀑布的人無法交流,它的衝擊力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年輕的老撾漁民Samnieng時常要冒這種極大的危 險,只為捕到兩三公斤魚。他跟著父輩的足跡,在瀑布急流中勞作,即使魚變得越來越少。弟弟Sian因為腿腳不便只能由妻子代他去捕魚。“第一次走在吊索 上,我兩腿發軟,幾乎動彈不得。”Sian說,“如果不捕魚了,我們也不知道能做什麼。”Sian和妻子唯一的願望就是他們的女兒能去曼谷工作。

湄公河的未來是什麼?惟一確定的是修築大壩、漁業開採、棲息地破壞,經濟發展背後潛藏的是對未來巨大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正一步步逼近與湄公河相關的國家?
< 1 2 3 >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