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3-2-2021
路線:東涌逸東邨 › 䃟頭 › 鱟殼灣 › 沙螺灣 › 䃟石灣 › 深石村 › 深屈 › 大澳 › 大澳巴士站
時間:4.5小時 (不包括休息和拍照)
長度:14km
難度:2星
交通:東涌港鐵站走30分鐘到逸東邨,回程大澳乘搭1/11號巴士回東涌
注意事項:途徑沙螺灣 、䃟石灣 和深石村時宜減低聲量,以免影響當地村民生活
【路線概覽和評價】
東澳古道全程有8成是石屎路,山泥路易走。除了路途較長外,起落不大,適宜行山新手或親子郊遊。
港珠澳大橋 古道途徑數個海灣和村落,能飽覽機場、港珠澳大橋、紅樹林、古廟、昂坪纜車、嶼北界碑、大澳漁村等古跡和自然風光,融合歷史和鄉村風情於一線,景觀開揚優美,為郊遊路線中的首選。
古廟
村鄉公所
機場近在咫尺,到大澳的渡輪
紅樹林
石屎路易走
紅樹林倒影
背靠獅虎山
玫瑰
昂坪纜車在頭頂經過
遠眺大澳
炮仗花
條理分明的樹根
大澳漁村
大澳魷魚
【首次和四位猛男讀者結伴同遊】
後面是機場 自從“日行一元”後,很多讀者都想和我一起行山,我便趁新年找了幾位讀者一起遊覽東澳古道。四位互不認識,有一位我也素未謀面,其他三人也只見過一次。不過行山本來就是會認識新朋友,所以大家都習慣了。以前常常在各地飛翔,這次被逼腳踏實地地長留香港,才能有時間與讀者會面。沒想到我們初次見面居然在山上見,果然與別不同。他們有的有豐富的行山經驗,有的則剛開始行山幾個月。雖然我們還不熟絡,但大家都很熱情地幫我拍照,而我也很雀躍地邀請大家合照。
古廟附近的泥攤景色
嶼北界碑
一個人行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一群人行山則是一個認識別人的歷程。因博客結識,因山結緣,看來這幾年我的生活圈子已經不再拘囿於平淡。為了創造屬於大家的回憶,我和四位猛男拍了很多像“那些年”的照片,他們也半推半就地配合。 有時候,偶爾的瘋狂就會成為將來嚼之有味的回憶。
【海角七號豆腐花】
在深屈村有幾家士多,我們在“海角七號”坐下來,每人叫了一碗山水豆腐花。
這家店名使我回想起3年前去台灣阿嘉的家,墻上寫著‘’海角七號”,而我就坐在墻下的椅子拍了一張照。豆腐花很滑嫩,不知道是不是用了山水來製作,特別清新香甜。看著後面紅樹林的碧綠海水,吹著涼風和四位讀者吃著豆腐花,愜意悠閒得使自己懷疑在外國度假。不過,從老闆娘口中得悉店裡一位常常和食客攀談的婆婆最近離世,也不免有點難過。每個地方都有屬於它的故事,而鄉村的士多留存更多的是一種人情味。也許,以後行山我們可以停下腳步,細味一下鄉土人情。
士多外的碼頭景色 【封村後的改變】
早陣子沙螺村封村了一段時間,最近解封後,有來過的一位讀者說道路都擴闊了,連私家車也能開進來,有些房子則多建了圍欄,門面也重新裝修了,跟以前的古道截然不同。
道路擴建
車也可以開進來
村民新建的路
村口樹立的提醒牌
當看見道路上樹立了一些紅色的橫額寫著“沙螺灣不歡迎旅客”時,不免有點無奈和惋惜。
沙螺灣橫額
提醒遊人戴口罩 本來東澳古道是一條昔日村民來往東涌和大澳的道路,也是值得一遊的行山路線,但是村民為了不想再有外人進來,便封路和立牌警戒遊人,使人們無法再走昔日的古道。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人走到郊外,除了製造大量的垃圾外,也製造了噪音,破壞了鄉村本來的寧靜,加上人們沒有在經過村落時戴上口罩,也是對村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相信這也是村民無奈要作出反抗的原因。推己及人,也許喜歡行山的朋友也是時候想一想怎樣培養行山素養,不然不但不受村民歡迎,將來也不受大自然歡迎了。
“日行一元”使我重新認識香港,也重新愛上這片土地,最重要的發現香港的山水真的一點兒也不比外國遜色。
獅虎山
走過高峰,偶爾也想再走一些輕鬆易行的古道。東澳古道就是其中一條古色古香且風景怡人的路線,能和讀者笑著跳著叫著走完這條路,是一次教人會心微笑的回憶。期待下次再在山上見!
路線:東涌逸東邨 › 䃟頭 › 鱟殼灣 › 沙螺灣 › 䃟石灣 › 深石村 › 深屈 › 大澳 › 大澳巴士站
時間:4.5小時 (不包括休息和拍照)
長度:14km
難度:2星
交通:東涌港鐵站走30分鐘到逸東邨,回程大澳乘搭1/11號巴士回東涌
注意事項:途徑沙螺灣 、䃟石灣 和深石村時宜減低聲量,以免影響當地村民生活
【路線概覽和評價】
東澳古道全程有8成是石屎路,山泥路易走。除了路途較長外,起落不大,適宜行山新手或親子郊遊。
港珠澳大橋 古道途徑數個海灣和村落,能飽覽機場、港珠澳大橋、紅樹林、古廟、昂坪纜車、嶼北界碑、大澳漁村等古跡和自然風光,融合歷史和鄉村風情於一線,景觀開揚優美,為郊遊路線中的首選。
古廟
村鄉公所
機場近在咫尺,到大澳的渡輪
紅樹林
石屎路易走
紅樹林倒影
背靠獅虎山
玫瑰
昂坪纜車在頭頂經過
遠眺大澳
炮仗花
條理分明的樹根
大澳漁村
大澳魷魚
【首次和四位猛男讀者結伴同遊】
後面是機場 自從“日行一元”後,很多讀者都想和我一起行山,我便趁新年找了幾位讀者一起遊覽東澳古道。四位互不認識,有一位我也素未謀面,其他三人也只見過一次。不過行山本來就是會認識新朋友,所以大家都習慣了。以前常常在各地飛翔,這次被逼腳踏實地地長留香港,才能有時間與讀者會面。沒想到我們初次見面居然在山上見,果然與別不同。他們有的有豐富的行山經驗,有的則剛開始行山幾個月。雖然我們還不熟絡,但大家都很熱情地幫我拍照,而我也很雀躍地邀請大家合照。
古廟附近的泥攤景色
嶼北界碑
一個人行山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一群人行山則是一個認識別人的歷程。因博客結識,因山結緣,看來這幾年我的生活圈子已經不再拘囿於平淡。為了創造屬於大家的回憶,我和四位猛男拍了很多像“那些年”的照片,他們也半推半就地配合。 有時候,偶爾的瘋狂就會成為將來嚼之有味的回憶。
【海角七號豆腐花】
在深屈村有幾家士多,我們在“海角七號”坐下來,每人叫了一碗山水豆腐花。
這家店名使我回想起3年前去台灣阿嘉的家,墻上寫著‘’海角七號”,而我就坐在墻下的椅子拍了一張照。豆腐花很滑嫩,不知道是不是用了山水來製作,特別清新香甜。看著後面紅樹林的碧綠海水,吹著涼風和四位讀者吃著豆腐花,愜意悠閒得使自己懷疑在外國度假。不過,從老闆娘口中得悉店裡一位常常和食客攀談的婆婆最近離世,也不免有點難過。每個地方都有屬於它的故事,而鄉村的士多留存更多的是一種人情味。也許,以後行山我們可以停下腳步,細味一下鄉土人情。
士多外的碼頭景色 【封村後的改變】
早陣子沙螺村封村了一段時間,最近解封後,有來過的一位讀者說道路都擴闊了,連私家車也能開進來,有些房子則多建了圍欄,門面也重新裝修了,跟以前的古道截然不同。
道路擴建
車也可以開進來
村民新建的路
村口樹立的提醒牌
當看見道路上樹立了一些紅色的橫額寫著“沙螺灣不歡迎旅客”時,不免有點無奈和惋惜。
沙螺灣橫額
提醒遊人戴口罩 本來東澳古道是一條昔日村民來往東涌和大澳的道路,也是值得一遊的行山路線,但是村民為了不想再有外人進來,便封路和立牌警戒遊人,使人們無法再走昔日的古道。隨著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人走到郊外,除了製造大量的垃圾外,也製造了噪音,破壞了鄉村本來的寧靜,加上人們沒有在經過村落時戴上口罩,也是對村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相信這也是村民無奈要作出反抗的原因。推己及人,也許喜歡行山的朋友也是時候想一想怎樣培養行山素養,不然不但不受村民歡迎,將來也不受大自然歡迎了。
“日行一元”使我重新認識香港,也重新愛上這片土地,最重要的發現香港的山水真的一點兒也不比外國遜色。
獅虎山
走過高峰,偶爾也想再走一些輕鬆易行的古道。東澳古道就是其中一條古色古香且風景怡人的路線,能和讀者笑著跳著叫著走完這條路,是一次教人會心微笑的回憶。期待下次再在山上見!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