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遊,旅遊哲學3.0

國人旅遊已從第一代趕景點,走到第二代的深度旅遊,並朝向第三代無所事事的慢遊邁進。

30年前曾在歐洲擔任台灣領隊的亞都麗緻總裁嚴長壽這麼說,當時台灣人到歐洲旅遊的心態,就和現在來台灣的大陸人一樣,他們認為只來這麼一次,一定要走遍每個城市,而且是快速地走、拚命地趕路,根本慢不下來。

十天遊覽十個城市,每天都在拿行李、check-in,扣掉坐飛機時間,平均一個城市停留不到兩天... 這是嚴長壽口中所謂「第一代觀光客」,他認為台灣目前已明確走到深度旅遊的「第二代觀光客」階段,而且朝著無所事事慢遊的「第三代觀光客」邁進。

「慢遊」這種對台灣人還算新鮮的旅遊方式,西方早在20年前,就已經開始,不想度假時還要趕場,不願爭相趕往熱門觀光景點湊熱鬧,他們利用長時間的出遊,融入當地人生活,不買土產,少拍照片,只想帶屬於自己的故事回家,同樣十天的旅程,過去是到十個城市,現在卻傾向停留在一個國家或城市,旅遊方式正從「移動」變成「不動」

現在這股慢遊風,已經吹到台灣。


你的旅行是這樣嗎?不達到設定的旅行目標不肯回家?每到一個城市,總是從早到晚填滿行程,這是旅遊作家葉怡蘭的故事,過去葉怡蘭的旅行很忙碌。每抵達一個城市,她會馬不停蹄地走和看,恨不得把所有經典景色囊括進行程裡,也不再重訪去過的國家;當旅遊成為工作之後,她有非吃到不可的餐廳,一定要看到的風景,和不能沒拍到的照片,她自己稱之為「超完美旅行」。

而這次不丹行,她試著成為緩慢的旅行者,坐在一座海拔2000公尺的山谷前,悠閒地讀一整天的書,靜靜看著沒電可用的人民,到寺廟朝拜後,一家人拿著只有辣椒炒肉的便當,隨地坐下來野餐。葉怡蘭突然領略到,原來對體驗的貪婪,也是一種負擔,還不如慢下來,什麼都不想,悠閒地旅行。

旅遊改觀新思維 深度、定點、慢遊

根據遠見雜誌調查,高達95.7%的民眾認為,一趟理想的旅遊,必須是「有讓身心充分休息的效果」、94.2%的人認為要「步調放慢、不趕時間」。只有8.6%的國人選「去很多國家、玩很多景點」。


一把抓的時代逐漸過去,未來是有深度才有競爭力。主題式旅遊,跟著專家出遊玩出深度,深度旅遊的主題,大受民眾青睞,問卷也揭露47%的民眾對美食之旅最感興趣,其中更有51.2%的女性,對美食之旅有高度興趣。至於男性民眾的首選,則為「歷史遺跡」,有高達47.3%的支持度;而男性對於運動主題之旅的興趣20.9%,則是女性10%的兩倍,反之,音樂之旅對女性的吸引力,也是男性的近兩倍。

過去是觀光,現在慢遊是觀己;內心的里程數,才是真正的旅行;旅遊就樂於無所事事。

旅遊安排行程,最忌諱回到家,卻還是喊累!在台灣,已經有人開始體會到慢遊的美好,進而改變自己的旅遊方式;不再追逐一個又一個的明星景點,而是放慢腳步,自在地欣賞沿途的山光水色,享受與當地人互動的樂趣,亦或是什麼都不做,就是閒晃。

而過去總是擔任旅遊配角的旅行元素,也成為主角。

像是過去供旅人歇息睡覺的旅館,已成為旅行目的地,到杜拜住帆船飯店、或者原本僅為運輸載客工具,現在也轉變成旅遊重點的:東方快車、青藏鐵路、瑪麗皇后號郵輪等。


旅遊轉為"新"心靈雞湯

旅遊需求之所以這麼大,導因於現代人面對現實挫折而產生的渴望。


有那麼多人嚮往旅行,表示我們對生活不夠滿意;但是,偶爾的遁逃似乎不夠,現代人必須在旅途中面對自己,或是和當地進行對話,才能開放身心靈,重新獲得新生,而慢遊就是唯一途徑。

早期,國人旅遊以玩樂性質居高。然而隨著民眾的工作時數不斷飇高、工作壓力不斷攀升,旅遊的主要功能,也跟著開始產生變化。調查顯示,今日已有高達70.9%的民眾認為,旅行對他們最重要的功能在於「充分休息、紓解壓力」,遙遙領先33.7%的「增廣見聞、認識世界」。

在旅行中,忙碌的現代人可以重新歸零、看到更寬廣的世界,有時許多在辦公室苦思不解的難題,往往能不攻自破,也更讓許多上班族,愛上以旅行排解壓力。

但是慢遊到底該具備哪些元素呢?


慢遊不能趕,而是要讓心靜下來,感受到、看到、聞到及聽得到事物。
慢遊也不只是慢,而且要透過旅行來改造生命。


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從年輕歲月起,就獨自一人旅行歐洲,安藤本來是位拳擊手,在1965年一次尋找科比意之旅,感受到建築的魅力,從此立志做建築師。「多數人去歐洲,頂多拍拍建築和教堂,就沒下文,但安藤拍的是他的內心,回來才決定改變人生,」王文華說。


王文華認為,慢遊並非單純指速度快或慢,而是在旅途中,感受到多少的自己,「過去是觀光,慢遊是觀己,」他貼切形容。對他而言,旅行是重新和自己連線的方式。如果在旅途中,只收攬外界美景,卻無法和內在產生連線,根本不算旅行。


快,最大的缺點是,讓人變成機器,不再思考與感受;而慢遊就是藉由環境刺激和緩慢步調,尋回一個人最基本、最可貴的思考和感受能力。

內心的里程數,你累積多遠?

引用「內在走了多遠,才是旅行真正的里程數。」作家李欣頻

慢遊的最高境界要屬「無所事事」。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最新出版的《旅行與人生的奧義》就提及,旅行最美妙的,不在去什麼名勝古蹟,或訂很緊湊的計畫,反而在於能有一段「漂泊的時間」,能隨心所欲到處走走,或花大半天無所事事地發呆。

現代人注重養生,不太吃大魚大肉,但心靈卻仍充斥大魚大肉,比如野心、夢想、煩躁亦或是愛情,如果在旅途中也能獲得心靈的養生,不也是一種改善自己的方式?

Via 遠見雜誌綜合報導

喜歡文章歡迎分享,也來粉絲團逛逛 :)
♚深度旅遊‧ 質感旅行首選♚

標籤: 旅遊  深度旅遊  主題旅遊  慢遊  旅人  放鬆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