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陽道之旅遊記: 日本[b]8月人氣活動與祭典(盂蘭盆節) ~[/b]
Day 02
天晴炎熱
8月中上旬
參觀完住吉大社就乘搭阪堺電車離開, 回到南海電鐵的新今宮火車站去, 因為原本約好了意大利兄弟在11點左右出發, 就是從新今宮這裡乘搭南海電鐵「高野線」往和歌山縣進發, 打算先去九度山, 在黃昏之時就去高野山, 參加高野山盂蘭盆節「萬燈供養會」。
可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昨天我們喝得太瘋狂了, 所以在原定集合的時間過了1個小時還沒有見他們的身影, 而又Message幾次及電話幾次都沒回應, 我也只能繼續等待, 直到2個多小時後他們才回覆我說剛出發過來新今宮, 簡單而言就是因為喝多了不知醒啦, 當然也抱歉遲到了, 我沒想太多, 只怕不知他們是不是有什麼意外? 早知要前後等接近3個小時, 我也走到阿倍野那邊的商場打發時間, 而在火車站等人卻聯絡不上的這個場面, 感覺就好似回到沒有智能電話及Internet的年代, 哈哈。
齊人出發, 一行3人出發搭南海電鐵「高野線」往大阪南面的和歌山縣去, 這時已經2點, 此路線的終點站就是今晚想去看夜燈的高野山, 之前我都有遊覽過, 那次主要去看作為日本世界遺產「紀伊山地的聖地及朝聖路」一部分的金剛峯寺等佛寺建築, 同時更重要是看看許多戰國名人的墓所 (奥之院參道墓域), 已寫了好多遊記在此亦不再贅述, 而今次到來高野山之前, 就先會去一個中間站「九度山」看看。
來到九度山已是3點多, 快快去看看今天的重點行程之一, 因為這裡是日本戰國時代兩名知名人物真田昌幸及其二子真田幸村 (真田信繁), 他倆於1600年關原之戰時因支持石田三成的西軍一方, 在戰敗後被德川定康下令切腹, 幸得到長子真田信之 (他在大戰開打之前就表示加入德川東軍)、信之外父也是德川出生入死的戰將本多忠勝 (他女兒是真田信之正室小松姬)等人的求情才免於死罪, 就被下令蟄居, 流放到紀伊國高野山麓九度山這裡, 一家幾口子就在此過著貧苦的生活。
大家能夠想像, 從百年前真田家就是信濃地區的豪族地主, 也成為武田家有力的家臣武士, 如今落得只能在這人迹稀少的深山小村內, 帶著家臣16人勉強過活的小戶人家, 這種「人生過山車」的起跌也真是值得我們閱讀, 真田昌幸也希望有生之年回復其身份, 可惜一直都失望而回並在此鬱鬱而終, 得年65, 如今在九度山這裡就可以找到他的墓地 (真田地主大権現 真田昌幸の墓)。
而在真田昌幸墓旁邊小建築是「善名稱院」, 但更為熟悉的名字是叫「真田庵」(下面相片), 原本所在就是當年真田一家居住的房子, 現在的小寺院就是在遺址上改建而成的, 作為一個香港人我是不能用「小房子」去形容, 但對比一般日本人的規格而言應該算是細吧? 更何況他們本身就是大戶人家。
據說他們在九度山的生活好苦, 想盡辦法要去幫補生計, 相傳就是由他們發明了名為「真田紐」的一種織帶 (但亦有說這織紋早在平安時代已存在), 這織帶一直很受歡迎, 特別是作為武士刀柄的織卷及盔甲的綁帶, 一來真田幸村以勇猛聞名, 二來也許是在反德川風潮下被推祟, 亦是念其對豐臣家忠誠的體現, 到了明治時代初西方的文化傳入, 有人用真田紐改編而成為當時流行的帽子, 其實是以麥稈織成的草帽 (麦わら帽子), 稱為「麥稈製真田紐」(麦稈製真田紐), 而這種草帽是一直到現在也很流行的, 包括在日系簡約穿搭中常見到的草帽, 在日本街頭可以看到很多女生都會這樣穿著, 也許400年前的真田昌幸及幸村都沒有想到吧。
另外, 亦有說他們為了填飽肚子, 於是把家鄉信州的蕎麥麵改良等等的說法, 這一個段落在日本NHK電視台於2016年製播的大河劇《真田丸》有很不錯的演出, 如果大家有打算到九度山看看的話, 我亦很建議大家先看看這大河劇, 相信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真田丸》由堺雅人飾真田幸村、大泉洋飾真田信之、草刈正雄飾真田昌幸, 還有眾多美女演員如吉田羊、黑木華、長澤雅美, 還有在2020年懷疑自殺去世的竹內結子等人主演。
「表裡不一」(出自石田三成的信件, 日文原文是「表裏比興」)的真田昌幸死後, 在九度山帶領真田家的重任就交給二子了, 至於後來真田幸村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好清楚, 他最大放異彩的時光, 就是在隱居蟄伏多年後於1615年出山, 應號召參加了豐臣家生死存亡的一役「大坂之陣」(大阪之陣), 這裡又多得後來諸多小說創作或民間流傳故事, 使得跟隨幸村的10位家臣被稱為「真田十勇士」, 比如最有名的忍者猿飛佐助及霧隱才藏等, 就協助幸村避開德川耳目, 從一個古墳通道逃出九度山, 現在還可以找到名為「真田古墳」(真田の抜け穴伝説)的地方, 當然, 真田十勇士中人物出身及事跡或真或假, 配上幸村這悲劇主角就讓歷史故事更加浪漫吧。
這班關原之戰後或被眨、或被看不起、或被不重用的武士浪人, 齊集在大阪城, 而幸村就在大阪城外築起了防禦工事「真田丸」, 還帶著在九度山出生的長子真田大助 (本名真田幸昌, 也明顯用於記念他父親之名)上陣, 而傳承自武田家的全身紅色盔甲亦成了他的招牌裝備, 南海電鐵高野線就有以「真田赤備」(最上面相片)作為主題配合九度山旅遊。
大坂冬之陣過後, 真田丸被拆, 幸村知道自軍大勢已去, 豐臣家的未來也來到了盡頭, 於是在短暫停戰後爆發的大坂夏之陣時令兒子留守大阪城內, 自己則奮身一搏衝入敵陣而亡, 在後世得到廣為傳頌的「日本第一勇士」(真田日本一の兵)美名, 而真田大助那時才13-14歲, 實在年幼, 所有人都勸他逃跑但被他拒絕, 最後跟豐臣秀賴一同赴死, 父子二人也真是日本武士的一種極致表現。
現在於村內可以找到頗為新的小小「真田博物館」, 主要就是介紹他們一定在九度山的流放生活, 偶爾會借來一些珍品作特別展出, 但本身的常設展我自己認為不算特別, 因為真田一家的事跡在上田城及松代城真田寶物館(真田宝物館)都可以看到更多更詳盡。
之後我們來到了九度山小村河的另一岸 (丹生橋), 這裡有座販賣當地農產品市場 (産直市場よってって道の駅くどやま店), 由於天氣好熱, 我們主要就是在這樣小休一下, 也吃點了杯透心涼的真田軟雪糕 (哈哈, 在什麼東西前面加上真田都好像變得更強勁的!), 之後就往慈尊院(上面相片)進發, 為什麼會參觀這座小小的佛寺, 正是因為這裡可以說是登上高野山壇上伽藍(根本大塔)的參拜道起點, 可以說是當時高野山玄關般的存在。
從此處後方的登山路出發, 會經過180座卒塔婆町石, 所謂町石就如同路標指示, 每隔一町(約109米)就立一町石, 因此從山腳的慈尊院出發須走約22公里山路, 稱為「高野山町石道」(高野參詣道), 是日本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這些町石原本是由弘法大師空海所立 (公元816年), 不過當時是木製的, 風吹雨打多年多已腐爛, 現存的町石更多是鎌倉時代以石頭重修而成, 亦已有800年歷史, 而這片由空海開山的高野山 (事實上高野山就是包括真言宗總本山金剛峯寺在內的這地區所有寺院的總稱), 我在之前高野山遊記有詳細介紹, 在此也不贅述了。
慈尊院本堂彌勒堂(弥勒堂)亦屬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物, 內收藏了一尊有1200年歷史的木雕彌勒佛坐像 (弥勒仏坐像), 是日本國寶, 不過我想到來參觀的人會被這裡的「乳房」造型的祈福物所吸引著, 這也有段故事的。
事緣大師空海母親玉依御前從故鄉四國讚岐國多度郡 (現在在香川縣西北部, 因為空海在他故里建了座善通寺, 因而稱為善通寺市)前來高野山探望兒子, 但因高野山有禁令不准女性登山, 於是玉依御前只能留宿在作為登山玄關的慈尊院內, 並供奉著彌勒佛坐像, 而空海每年9月就會下山去拜見他的母親大人, 久而久之, 許多女性都會前來慈尊院進行祈願, 特別是每年的2月5日(835年2月5日是玉依御前去世之日), 以保守有關女性的疾病, 因此稱為「女人高野」, 所以為什麼在寺內可以看到這些女性乳房, 都是女性前來祈求乳癌消退, 身體健康。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Day 02
天晴炎熱
8月中上旬
參觀完住吉大社就乘搭阪堺電車離開, 回到南海電鐵的新今宮火車站去, 因為原本約好了意大利兄弟在11點左右出發, 就是從新今宮這裡乘搭南海電鐵「高野線」往和歌山縣進發, 打算先去九度山, 在黃昏之時就去高野山, 參加高野山盂蘭盆節「萬燈供養會」。
可是,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昨天我們喝得太瘋狂了, 所以在原定集合的時間過了1個小時還沒有見他們的身影, 而又Message幾次及電話幾次都沒回應, 我也只能繼續等待, 直到2個多小時後他們才回覆我說剛出發過來新今宮, 簡單而言就是因為喝多了不知醒啦, 當然也抱歉遲到了, 我沒想太多, 只怕不知他們是不是有什麼意外? 早知要前後等接近3個小時, 我也走到阿倍野那邊的商場打發時間, 而在火車站等人卻聯絡不上的這個場面, 感覺就好似回到沒有智能電話及Internet的年代, 哈哈。
齊人出發, 一行3人出發搭南海電鐵「高野線」往大阪南面的和歌山縣去, 這時已經2點, 此路線的終點站就是今晚想去看夜燈的高野山, 之前我都有遊覽過, 那次主要去看作為日本世界遺產「紀伊山地的聖地及朝聖路」一部分的金剛峯寺等佛寺建築, 同時更重要是看看許多戰國名人的墓所 (奥之院參道墓域), 已寫了好多遊記在此亦不再贅述, 而今次到來高野山之前, 就先會去一個中間站「九度山」看看。
來到九度山已是3點多, 快快去看看今天的重點行程之一, 因為這裡是日本戰國時代兩名知名人物真田昌幸及其二子真田幸村 (真田信繁), 他倆於1600年關原之戰時因支持石田三成的西軍一方, 在戰敗後被德川定康下令切腹, 幸得到長子真田信之 (他在大戰開打之前就表示加入德川東軍)、信之外父也是德川出生入死的戰將本多忠勝 (他女兒是真田信之正室小松姬)等人的求情才免於死罪, 就被下令蟄居, 流放到紀伊國高野山麓九度山這裡, 一家幾口子就在此過著貧苦的生活。
大家能夠想像, 從百年前真田家就是信濃地區的豪族地主, 也成為武田家有力的家臣武士, 如今落得只能在這人迹稀少的深山小村內, 帶著家臣16人勉強過活的小戶人家, 這種「人生過山車」的起跌也真是值得我們閱讀, 真田昌幸也希望有生之年回復其身份, 可惜一直都失望而回並在此鬱鬱而終, 得年65, 如今在九度山這裡就可以找到他的墓地 (真田地主大権現 真田昌幸の墓)。
而在真田昌幸墓旁邊小建築是「善名稱院」, 但更為熟悉的名字是叫「真田庵」(下面相片), 原本所在就是當年真田一家居住的房子, 現在的小寺院就是在遺址上改建而成的, 作為一個香港人我是不能用「小房子」去形容, 但對比一般日本人的規格而言應該算是細吧? 更何況他們本身就是大戶人家。
據說他們在九度山的生活好苦, 想盡辦法要去幫補生計, 相傳就是由他們發明了名為「真田紐」的一種織帶 (但亦有說這織紋早在平安時代已存在), 這織帶一直很受歡迎, 特別是作為武士刀柄的織卷及盔甲的綁帶, 一來真田幸村以勇猛聞名, 二來也許是在反德川風潮下被推祟, 亦是念其對豐臣家忠誠的體現, 到了明治時代初西方的文化傳入, 有人用真田紐改編而成為當時流行的帽子, 其實是以麥稈織成的草帽 (麦わら帽子), 稱為「麥稈製真田紐」(麦稈製真田紐), 而這種草帽是一直到現在也很流行的, 包括在日系簡約穿搭中常見到的草帽, 在日本街頭可以看到很多女生都會這樣穿著, 也許400年前的真田昌幸及幸村都沒有想到吧。
另外, 亦有說他們為了填飽肚子, 於是把家鄉信州的蕎麥麵改良等等的說法, 這一個段落在日本NHK電視台於2016年製播的大河劇《真田丸》有很不錯的演出, 如果大家有打算到九度山看看的話, 我亦很建議大家先看看這大河劇, 相信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真田丸》由堺雅人飾真田幸村、大泉洋飾真田信之、草刈正雄飾真田昌幸, 還有眾多美女演員如吉田羊、黑木華、長澤雅美, 還有在2020年懷疑自殺去世的竹內結子等人主演。
「表裡不一」(出自石田三成的信件, 日文原文是「表裏比興」)的真田昌幸死後, 在九度山帶領真田家的重任就交給二子了, 至於後來真田幸村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好清楚, 他最大放異彩的時光, 就是在隱居蟄伏多年後於1615年出山, 應號召參加了豐臣家生死存亡的一役「大坂之陣」(大阪之陣), 這裡又多得後來諸多小說創作或民間流傳故事, 使得跟隨幸村的10位家臣被稱為「真田十勇士」, 比如最有名的忍者猿飛佐助及霧隱才藏等, 就協助幸村避開德川耳目, 從一個古墳通道逃出九度山, 現在還可以找到名為「真田古墳」(真田の抜け穴伝説)的地方, 當然, 真田十勇士中人物出身及事跡或真或假, 配上幸村這悲劇主角就讓歷史故事更加浪漫吧。
這班關原之戰後或被眨、或被看不起、或被不重用的武士浪人, 齊集在大阪城, 而幸村就在大阪城外築起了防禦工事「真田丸」, 還帶著在九度山出生的長子真田大助 (本名真田幸昌, 也明顯用於記念他父親之名)上陣, 而傳承自武田家的全身紅色盔甲亦成了他的招牌裝備, 南海電鐵高野線就有以「真田赤備」(最上面相片)作為主題配合九度山旅遊。
大坂冬之陣過後, 真田丸被拆, 幸村知道自軍大勢已去, 豐臣家的未來也來到了盡頭, 於是在短暫停戰後爆發的大坂夏之陣時令兒子留守大阪城內, 自己則奮身一搏衝入敵陣而亡, 在後世得到廣為傳頌的「日本第一勇士」(真田日本一の兵)美名, 而真田大助那時才13-14歲, 實在年幼, 所有人都勸他逃跑但被他拒絕, 最後跟豐臣秀賴一同赴死, 父子二人也真是日本武士的一種極致表現。
現在於村內可以找到頗為新的小小「真田博物館」, 主要就是介紹他們一定在九度山的流放生活, 偶爾會借來一些珍品作特別展出, 但本身的常設展我自己認為不算特別, 因為真田一家的事跡在上田城及松代城真田寶物館(真田宝物館)都可以看到更多更詳盡。
之後我們來到了九度山小村河的另一岸 (丹生橋), 這裡有座販賣當地農產品市場 (産直市場よってって道の駅くどやま店), 由於天氣好熱, 我們主要就是在這樣小休一下, 也吃點了杯透心涼的真田軟雪糕 (哈哈, 在什麼東西前面加上真田都好像變得更強勁的!), 之後就往慈尊院(上面相片)進發, 為什麼會參觀這座小小的佛寺, 正是因為這裡可以說是登上高野山壇上伽藍(根本大塔)的參拜道起點, 可以說是當時高野山玄關般的存在。
從此處後方的登山路出發, 會經過180座卒塔婆町石, 所謂町石就如同路標指示, 每隔一町(約109米)就立一町石, 因此從山腳的慈尊院出發須走約22公里山路, 稱為「高野山町石道」(高野參詣道), 是日本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之一, 這些町石原本是由弘法大師空海所立 (公元816年), 不過當時是木製的, 風吹雨打多年多已腐爛, 現存的町石更多是鎌倉時代以石頭重修而成, 亦已有800年歷史, 而這片由空海開山的高野山 (事實上高野山就是包括真言宗總本山金剛峯寺在內的這地區所有寺院的總稱), 我在之前高野山遊記有詳細介紹, 在此也不贅述了。
慈尊院本堂彌勒堂(弥勒堂)亦屬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物, 內收藏了一尊有1200年歷史的木雕彌勒佛坐像 (弥勒仏坐像), 是日本國寶, 不過我想到來參觀的人會被這裡的「乳房」造型的祈福物所吸引著, 這也有段故事的。
事緣大師空海母親玉依御前從故鄉四國讚岐國多度郡 (現在在香川縣西北部, 因為空海在他故里建了座善通寺, 因而稱為善通寺市)前來高野山探望兒子, 但因高野山有禁令不准女性登山, 於是玉依御前只能留宿在作為登山玄關的慈尊院內, 並供奉著彌勒佛坐像, 而空海每年9月就會下山去拜見他的母親大人, 久而久之, 許多女性都會前來慈尊院進行祈願, 特別是每年的2月5日(835年2月5日是玉依御前去世之日), 以保守有關女性的疾病, 因此稱為「女人高野」, 所以為什麼在寺內可以看到這些女性乳房, 都是女性前來祈求乳癌消退, 身體健康。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書《Italia好好玩》已經上市!!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短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user/sharpe16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我的討論區: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italyhk/
。旅遊景點、行程安排、自由行攻略、推薦景點、客製化包團遊、私人訂製旅行團、Blog遊記待續。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