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 慕尼黑
⠀⠀⠀寒冬裏的旭日特別遲來,就如在被窩裏冬眠的人們一樣,不願早起。清晨六時,仍不見一絲晨光。六小時的車程,從維也納抵達慕尼黑。剛下車,凜冽寒風迎面撲來。車站內除了候車的乘客外別無他人,昏暗的街道上更杳無人煙。別無去處,我走進了車站商場內的麥當勞,稍作歇息。
⠀⠀⠀慕尼黑,原巴伐利亞王國的首都,是全德國第三大的城市,亦是德國最富裕的城市。巴伐利亞文化可謂是支撐著德國文化的重要棟樑。高舉巨型啤酒杯在「啤酒節」中狂宴、享用著德國鹹豬手在宴會中大快朵頤、身穿農民連身裙及皮褲的男女在盛會裏載歌載舞。這些德國文化的刻板標誌全是源自於巴伐利亞地區。首府慕尼黑,更是重要歷史的記載者。這個Sisi的出生地,同樣是二戰的起源地。
⠀⠀⠀早上八時多,晨光乍現。我離開了麥當勞,開始探索這個城市。與剛抵步的那刻相比,此時開始漸見人影,但人煙依然稀薄。街道兩旁的建築物外牆掛滿一面面旗幟,但並非我們常見的德國國旗,而是巴伐利亞州的藍白旗。來到Karlsplatz,穿過了歷經二戰戰火洗禮的慕尼黑城牆遺跡 – Karlstor(卡爾門)。身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大部分歷史建築皆被戰火摧毀。如今所見的,都是重修而成。
⠀⠀⠀順著街道一路前行,與一個個手執相機的遊客擦肩而過,經過一間間特價商店。漫步下,我來到了Michaelskirche(聖彌額爾教堂)。這座巴洛克式的教堂外表平平無奇,內裡卻別有洞天。超過20米的大拱頂只僅次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是世上第二大的大拱頂。教堂內寬敞無比,黑白色調的內部設計帶給人莊重嚴肅的感覺。
⠀⠀⠀離開Michaelskirche,轉身又進入了另一座教堂 — Frauenkirche(聖母教堂)。這座聖母教堂有一個與別不同的特色,教堂入口處的地板上有一個腳印,人稱 ‘Teufelstritt’ 意思為惡魔的腳印。關於這個腳印,有幾個不同的傳說。相傳教堂的建築師承諾惡魔建造一座無窗教堂,以換取惡魔對建造教堂的協助。竣工後,建築師帶惡魔來到教堂的特定位置。從這位置上看,不見一扇窗戶。但民眾拜禮的地方卻充滿光源。惡魔感到被欺騙,於是憤怒地跺地,形成了這個「惡魔腳印」。站在惡魔的腳印上往教堂內看,一條條支柱巧妙地把所有窗戶都掩蓋過去,果真不見一扇窗。
⠀⠀⠀離Frauenkirche大約三分鐘的路程,到達Marienplatz。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新市政廳氣勢滂礡地屹立於眼前。時約十一,新市政廳上的音樂木偶鐘發出響亮徹耳的鐘聲,木偶劇表演開始了。廣場上人潮湧湧,與今晨之景差天共地。只見每個人手裡都拿著手機拍攝,我已分不清對他們而言,旅行的目的究竟是打卡還是放鬆感受了。
⠀⠀⠀在歐洲的這幾天,發現教堂就如便利店,隨處可見。登上在Marienplatz附近的Peterskirche(聖伯多祿教堂),把慕尼黑全景一覽無遺,新舊市政廳同時收歸眼底。
⠀⠀⠀午飯時間,我到了Hofbräuhaus München(皇家啤酒屋)用膳。點了一份烤鹹豬手、一杯啤酒。餐廳內人客濟濟,更有樂隊現場表演德國傳統音樂,熱鬧非凡。一邊與坐在對面的德國老伯閒聊幾句,一邊享用午膳,在此般氣氛的籠罩下,不難想像為何莫札特、列寧,甚至乎希特拉亦在此地流連忘返。
⠀⠀⠀下午,來到巴伐利亞王室的居住地 — 慕尼黑王宮。一如維也納的美泉宮,帝王住所果然不同凡響。一入宮,先是來到Ancestral Gallery。百多幅歷代巴伐利亞國王及皇室成員的畫像佈滿牆身,肖像畫皆以金色邊框裝飾,盡顯皇室奢華。宮內分為幾個不同的展館,唯時間倉促,未能逐一觀賞。
⠀⠀⠀從王宮出來,天色亦開始變暗,街道上的人潮亦不如正午,市內的雜音也由交談聲轉化為引擎聲。朝著中央車站進發,準備乘車離開這片地方。途經Königsplatz(國王廣場)。二戰時期,這個地方曾是納粹的集中地,同時是納粹元首 — 希特拉的閱兵廣場。透過零碎的紀錄片,當時納粹軍隊在此地的確氣勢如虹,也許是因為要保家衛國,也許是因為要實現夢中的理想,也許是因為能貫徹他們心中的「正義」。但我始終無法想像當年那些納粹士兵在此地的高漲心情。如今眼前的國王廣場,只見城門下睡滿一個個避寒的流浪漢,廣場上亦只有數個老人在蹣跚漫步,略顯空虛。或許這就是「和平」的象徵。
⠀⠀⠀又再回到車站,街外的景色又變回今晨景況,薄暮冥冥,杳無人跡。今早,這座城市從沈睡中漸漸復甦過來。人們開始離開家門,出外活動。或是工作、或是上學、或是遊玩,打破了市內的沈默。隨著時間的推移,街上漸漸喧鬧,人聲、車聲等都為這座城市注入活力。時至五六,天色漸暗,慕尼黑開始安靜下來,再次變回沈默。這就是城市的每一天;這也是世間萬物的循環。不論是生物或是死物,一切都跟隨著這套規則運作,週而復始。而每個結束總會令人不捨,可每個開始總會使人興奮。旅行如是、戀愛如是、生命亦如是。每每抵達一個新城市,都會為我帶來一股莫名的騷動與興奮。也許正因爲對全新開始的期待,使人總能在逆境中繼續前行。
⠀⠀⠀班車到站,我放下行囊,穩坐車內。閉上雙目,與這座城市一同入睡,期待著與另一個城市一同醒來。
----------------------------
完整的歐洲遊記以及其他遊記系列,都可在本人的Blog上率先查看。
本人的Facebook專頁或者Instagram都會不停更新在美國的見聞,喜歡的話不妨follow支持喔!
Facebook page: @希羅多多遊歷史
Instagram: @chwmax
Blog: 希羅多多遊歷史
⠀⠀⠀寒冬裏的旭日特別遲來,就如在被窩裏冬眠的人們一樣,不願早起。清晨六時,仍不見一絲晨光。六小時的車程,從維也納抵達慕尼黑。剛下車,凜冽寒風迎面撲來。車站內除了候車的乘客外別無他人,昏暗的街道上更杳無人煙。別無去處,我走進了車站商場內的麥當勞,稍作歇息。
⠀⠀⠀慕尼黑,原巴伐利亞王國的首都,是全德國第三大的城市,亦是德國最富裕的城市。巴伐利亞文化可謂是支撐著德國文化的重要棟樑。高舉巨型啤酒杯在「啤酒節」中狂宴、享用著德國鹹豬手在宴會中大快朵頤、身穿農民連身裙及皮褲的男女在盛會裏載歌載舞。這些德國文化的刻板標誌全是源自於巴伐利亞地區。首府慕尼黑,更是重要歷史的記載者。這個Sisi的出生地,同樣是二戰的起源地。
⠀⠀⠀早上八時多,晨光乍現。我離開了麥當勞,開始探索這個城市。與剛抵步的那刻相比,此時開始漸見人影,但人煙依然稀薄。街道兩旁的建築物外牆掛滿一面面旗幟,但並非我們常見的德國國旗,而是巴伐利亞州的藍白旗。來到Karlsplatz,穿過了歷經二戰戰火洗禮的慕尼黑城牆遺跡 – Karlstor(卡爾門)。身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大部分歷史建築皆被戰火摧毀。如今所見的,都是重修而成。
⠀⠀⠀順著街道一路前行,與一個個手執相機的遊客擦肩而過,經過一間間特價商店。漫步下,我來到了Michaelskirche(聖彌額爾教堂)。這座巴洛克式的教堂外表平平無奇,內裡卻別有洞天。超過20米的大拱頂只僅次位於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殿,是世上第二大的大拱頂。教堂內寬敞無比,黑白色調的內部設計帶給人莊重嚴肅的感覺。
⠀⠀⠀離開Michaelskirche,轉身又進入了另一座教堂 — Frauenkirche(聖母教堂)。這座聖母教堂有一個與別不同的特色,教堂入口處的地板上有一個腳印,人稱 ‘Teufelstritt’ 意思為惡魔的腳印。關於這個腳印,有幾個不同的傳說。相傳教堂的建築師承諾惡魔建造一座無窗教堂,以換取惡魔對建造教堂的協助。竣工後,建築師帶惡魔來到教堂的特定位置。從這位置上看,不見一扇窗戶。但民眾拜禮的地方卻充滿光源。惡魔感到被欺騙,於是憤怒地跺地,形成了這個「惡魔腳印」。站在惡魔的腳印上往教堂內看,一條條支柱巧妙地把所有窗戶都掩蓋過去,果真不見一扇窗。
⠀⠀⠀離Frauenkirche大約三分鐘的路程,到達Marienplatz。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新市政廳氣勢滂礡地屹立於眼前。時約十一,新市政廳上的音樂木偶鐘發出響亮徹耳的鐘聲,木偶劇表演開始了。廣場上人潮湧湧,與今晨之景差天共地。只見每個人手裡都拿著手機拍攝,我已分不清對他們而言,旅行的目的究竟是打卡還是放鬆感受了。
⠀⠀⠀在歐洲的這幾天,發現教堂就如便利店,隨處可見。登上在Marienplatz附近的Peterskirche(聖伯多祿教堂),把慕尼黑全景一覽無遺,新舊市政廳同時收歸眼底。
⠀⠀⠀午飯時間,我到了Hofbräuhaus München(皇家啤酒屋)用膳。點了一份烤鹹豬手、一杯啤酒。餐廳內人客濟濟,更有樂隊現場表演德國傳統音樂,熱鬧非凡。一邊與坐在對面的德國老伯閒聊幾句,一邊享用午膳,在此般氣氛的籠罩下,不難想像為何莫札特、列寧,甚至乎希特拉亦在此地流連忘返。
⠀⠀⠀下午,來到巴伐利亞王室的居住地 — 慕尼黑王宮。一如維也納的美泉宮,帝王住所果然不同凡響。一入宮,先是來到Ancestral Gallery。百多幅歷代巴伐利亞國王及皇室成員的畫像佈滿牆身,肖像畫皆以金色邊框裝飾,盡顯皇室奢華。宮內分為幾個不同的展館,唯時間倉促,未能逐一觀賞。
⠀⠀⠀從王宮出來,天色亦開始變暗,街道上的人潮亦不如正午,市內的雜音也由交談聲轉化為引擎聲。朝著中央車站進發,準備乘車離開這片地方。途經Königsplatz(國王廣場)。二戰時期,這個地方曾是納粹的集中地,同時是納粹元首 — 希特拉的閱兵廣場。透過零碎的紀錄片,當時納粹軍隊在此地的確氣勢如虹,也許是因為要保家衛國,也許是因為要實現夢中的理想,也許是因為能貫徹他們心中的「正義」。但我始終無法想像當年那些納粹士兵在此地的高漲心情。如今眼前的國王廣場,只見城門下睡滿一個個避寒的流浪漢,廣場上亦只有數個老人在蹣跚漫步,略顯空虛。或許這就是「和平」的象徵。
⠀⠀⠀又再回到車站,街外的景色又變回今晨景況,薄暮冥冥,杳無人跡。今早,這座城市從沈睡中漸漸復甦過來。人們開始離開家門,出外活動。或是工作、或是上學、或是遊玩,打破了市內的沈默。隨著時間的推移,街上漸漸喧鬧,人聲、車聲等都為這座城市注入活力。時至五六,天色漸暗,慕尼黑開始安靜下來,再次變回沈默。這就是城市的每一天;這也是世間萬物的循環。不論是生物或是死物,一切都跟隨著這套規則運作,週而復始。而每個結束總會令人不捨,可每個開始總會使人興奮。旅行如是、戀愛如是、生命亦如是。每每抵達一個新城市,都會為我帶來一股莫名的騷動與興奮。也許正因爲對全新開始的期待,使人總能在逆境中繼續前行。
⠀⠀⠀班車到站,我放下行囊,穩坐車內。閉上雙目,與這座城市一同入睡,期待著與另一個城市一同醒來。
----------------------------
完整的歐洲遊記以及其他遊記系列,都可在本人的Blog上率先查看。
本人的Facebook專頁或者Instagram都會不停更新在美國的見聞,喜歡的話不妨follow支持喔!
Facebook page: @希羅多多遊歷史
Instagram: @chwmax
Blog: 希羅多多遊歷史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